(1)自然境界。(2)功利境界。(3)道德境界。(4)天地境界。所谓天地境界者,乃是人生与天地大道相融合之意。而事实上所谓自然境界者,乃是出自天地大道而于大道不远。所谓“功利”所谓“道德”都是人间造作所为,逐渐脱离天道之自然。所谓返老还童,亦即回复天道之谓。这种人生回环发展,乃自然之势。唐朝孙虔礼在《书谱序》中,也曾及书家学书发展之巡回模式,他说:“初学分布,但求平正。既知平正,务追险绝,既能险绝,复归平正。”从“平正”到“平正”,亦即从“自然”到“自然”。可见方召麐书画复归“稚拙”,乃合自然大道。中国艺术,自古即追求“拙、重、大”三字。所谓“百巧不如一拙”,盖“拙”即近于天道。我以为方召麐作品,“以稚拙胜”者,亦即接近天趣,回复自然之表现。方召麐于此亦深有体会,其于一幅《人马图》上,题“朴拙厚重”四字,并谓“处世之道,亦作画之道”。可知其修养之深度。近阅方召麐1992 年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刊印于《方召麐作品集》中书画一百五十余幅,多为晚年之作。笔墨磅礴,气势充沛。各种题材,情溢画外,非有真性情者,不能臻此。其中笔法泼辣,敷彩鲜明,多童稚之气而用意甚深。于国、于家、于人、于乃师情浓意挚,显现于形体之外,感人心弦,发人深省。是为艺术。《作品集》读后,很明确的认识到,方召麐的书画是有心人的书画,与传统文人的游戏笔墨不同。若说艺术是心灵的表现,我们不得不问那位艺术家的心,是什么样的心,她要表现的是什么。方召麐在《作品集》前面扉页里,明显的用大字书写“保护环境、热爱祖国、世界和平、人类幸福”。以此16 字为纲,综阅全书各幅书画,可见方召麐艺术胸怀之指向,以及对生活之热情。其《船民图》《黄河边上的劳动者》可见宅心仁厚,屡写《天下太平》《世界和平》可见其于人类前途之愿望;又多画祖国风貌,《壮丽山河》《黄河咆哮》以及《黄土高原》都表现对祖国山川之热爱;复有《秋收》《农忙季节》是对同胞生活之关怀;亦有表现求变创新意向之作,如:《尝试创新》《变则通》之画作。她怀念老师张大千先生之作品,感人至深。张大千先生艺术修养深厚,教导生徒,语言不繁,只以关窍数字,点到为止。是禅宗曹洞秘法,以机关不露,发问起疑,使生徒深思冥想,方召麐得大千先生所示“勤”字,是其成功之窍要。从方召麐所作数幅《纪念张老师逝世努力所画》之作品观之,可见其哀心悲痛之深,并且从大师之训导中反思,化悲痛为力量不断作画,不断沉思创作出表现情绪、真挚感人的作品。匆促间成此短文,亦引发方宇对大千先生怀念遐想,以及对方召麐女史人品艺事之敬佩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